}

资讯

化工物流:韧性筑基,数智赋能

2025-09-28BHI中国拟在建项目网-资讯-行业产业

在日常生活依托快递实现便捷物流的同时,化工品尤其是危化品的运输却因专业性强、安全要求高而面临独特挑战。近日举行的2025(第二十二届)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上,笔者了解到运输企业针对化工行业的专业化物流方案。为应对地缘冲突下的全球物流重构到破解行业周期波动难题,一些化工物流企业正通过融入智能、技术创新、模式升级等,构建更安全、高效、韧性的全球运输体系,以“端到端”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形式重塑竞争力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以变破局,多元布局发展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当前,全球局势和客户需求变化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。思多而特运输(上海)有限公司(下称思多而特)中国区商务经理李淼指出,最近几年,俄乌战争、以巴战争以及国际贸易冲突一直持续,大部分船舶去欧洲都要绕行,送货成本层层叠加。同时俄乌战争导致能源成本上涨,国外需求也严重下降。他指出,“基于此,我们加大重点工作,增加新的产品承运板块。因为化工产品涵盖石油化工、生物化工、油脂化工、植物油等品类,甚至我们还承运液体食品级品类,行业周期不同,我们会在不同阶段增加新客户、承接新产品,平衡周期波动。”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青岛贵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(下称贵海国际)副总经理李照霞同样指出,“当前,挑战在于地缘政治带来的国际物流通道的不确定性,以及客户对供应链安全、合规和韧性的要求空前提高。这对我们是挑战,更是巨大的机遇。它促使我们从‘货代’向‘供应链合作伙伴’转型。我们正通过打造多元化运输方案(如中欧班列、东南亚陆海联运)、加强海外本地化团队建设、深度嵌入客户的供应链计划,来化挑战为机遇,构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定制方案,精准适配需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为化工行业量身定制的“端到端”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。李照霞表示,“我们的核心业务聚焦于化工及危险品这一垂直领域的国际物流,并针对高端精细化工领域推出数字化平台;同时针对新能源材料(如锂电池)领域提供专业出口解决方案,解决出口难题。”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李淼表示,对于液体化学品的运输,我们会依据客户实际需求及其业务体量制订运输方案。若业务体量较小,可选择小规格集装罐(几十吨至数千吨),实现从生产厂家到国内或境外目的地的直达运输;若批量较大,我们会进行集装罐和化学品船成本核算,帮助客户选择最优运输方式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是业内为数不多同时具备液体化学品船、液体仓储码头以及集装罐内外贸业务的综合性企业。”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青岛海阔化工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到,该公司专业致力于危险化工品和罐箱物流服务。自有海事危品申报系统、危品报关、仓库装箱、危险品陆运,可提供专业、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和全球化一站式物流服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公司罐箱业务全球最大的罐东长期深度合作,可根据需求以及各家罐东不同航线优势,提供全国主要港口罐箱物流服务方案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数智追踪,全链透明增效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在数智化发展方面,三家公司均打造线上物流追踪平台。李照霞指出:“贵海国际自主研发的‘化工货代一站式平台’已上线,客户可实现在线询价、订舱、审核文件、追踪货物(特别是危化品),全程透明化,效率提升50%以上。同时,我们还开发了smart数据接口,将其物流系统与我们的平台打通,实现了数据自动同步,提升了供应链协同效率。”李淼也表示,思多而特已推出电子智能化客户端,集装罐与液体化学品船客户登录后,可实时追踪货物在全球的精准位置,实现物流全流程可视化管控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对于未来计划,三家公司均表示将推进智能化建设。李淼指出:“思多而特正深入推进本土化战略,并将其视为一项国际化工程,以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。集团公司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,重点包括扩容硬件设施、布局西部内陆网络、加强数字化转型。”“十五五”期间,贵海国际希望携手行业伙伴,共同攻克‘化工物流数字化标准不统一’的共性问题。李照霞说:“目前各环节数据孤岛严重,我们希望能推动与码头、船公司、报关行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,真正实现‘一单到底’,全面提升化工物流行业的效率和透明度。”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 来源:中化新网

版权声明:文章为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